新聞搜索
傳華為將搬至東莞揭秘為何“逃離”深圳
發佈時間:2013-12-16 08:36:04
今年以來,關於華為部分部門外遷的消息不時見諸於網上,相關的討論也持續不斷。那麼華為到底是哪些部門可能會外遷呢?華為的這些“溢出”給龍崗乃至深圳的產業升級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網上傳言:總部只留後勤部門
“最近華為內部很多人在議論,華為在坂田的總部只留下行政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其他的大部分都要搬到東莞松山湖去。”日前,龍崗有人士透露說。
今年7月《華為要搬到東莞了》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記者也於8月以《網帖“華為漸進式撤離深圳”再引關注,華為科技城能否保住“科技味”? 》為題作了相關報導。記者日前上網查閱,發現該帖自7月以來持續有人跟帖至今,頁面數已達35頁。
“除了核心業務(財務,人力等)外,其他的都要搬東莞,包括研發。但搬遷是一個過程,不是說搬就都搬走的,那邊的園區還沒建好。”發表時間為12月9日的一個帖子這樣寫道。
此前一個正式的說法是,遷往松山湖的是華為的終端總部基地。不少龍崗區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認為,華為不可能把總部全部遷走,畢竟目前不少華為員工的家屬都在深圳,也住得很習慣,“想一下子全部遷出去不是那麼容易的。”
儘管如此,有華為員工表示,按以往經驗,很多內部討論的事情最後都成為了現實,以此來推斷,估計這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為此,筆者聯繫了華為集團負責媒體聯繫的人士。華為方面的答復是:“公司並沒有這樣的結論或決議,傳言並不屬實。”
華為溢出:“北上”還是“東進”?
此前,筆者曾就“華為外遷對龍崗有何影響”的話題和龍崗相關政府人士交流過,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態度是:“華為有部門外遷是很正常的,只要留住總部就好了。”
“華為的有些需求深圳確實無能為力了,比如說像別的城市給他的以平方公里計的廉價土地;有些深圳近期內很難迅速改變提高以滿足華為的要求,比如說像北京、西安、成都這樣大量低成本的優質工程師,比如說比成都、西安還要低的房價。”深圳的區域經濟學者金心異曾這樣表示。
目前華為已經成長為一全球跨國性企業,目前華為不但國內的上海、南京等地設有分支,在全球不少國家都有相關的分支機構,因此華為走出深圳、跨區域發展不但是趨勢,而且也已是現實。那麼,在華為總部仍留在深圳,其他重要部門陸續遷出對龍崗、深圳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我們目前也正在做相關的調研工作。”龍崗區國稅部門的一位人士表示,華為的一些部門,如終端總部遷出深圳對龍崗、深圳的稅收肯定會產生影響,至於影響會有多大,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下面的分公司具備了定價、銷售等權限,相關發票也從分公司開出,那麼稅收大部分將會落在當地。”有關人士表示,具體情況還要看華為如何安排。
除了稅收的影響,華為一些重要部門的遷出無論是對遷出地(龍崗),還是遷入地(如東莞)的產業升級也將會發生影響。一位易觀國際電信分析師認為,華為一些部門選擇“北上”遷至東莞,會陸續吸引相應的配套廠商前來,這對當地經濟都是個不小的推動。
近年來,龍崗也曾提出利用正在建設的坂李大道,將華為所在的片區和布吉、南灣等片區連接起來形成連片的高科技產業帶,打通華為產業“東進”增強華為對東部地區的輻射戰略通道,而有媒體報導,深圳也希望已經開工的坂銀通道工程也將使華為片區與福田中心區的無縫對接,甚至將形成深圳科技CBD的雛形。 “目前坂李大道和坂銀通道工程都在建設之中,而如網帖所說的那樣,如果華為的一些重要部門真的也在陸續遷出深圳'北上'的話,那華為的'東進'將會受到'北上'的影響?”有人士表示。
龍崗難題:如何與華為同行?
1998年,華為在坂田片區圈下1.3平方公里土地,建設總部基地,準備將總部從南山遷至於此。那時坂田尚在布吉轄區內,偏安於深圳關外,“荒地”一望無際,那時的華為也遠不如現在這般赫赫有名。如今,15年過去了,華為已經成為了一家世界級跨國企業,目光早已遍及全球,其在坂田的總部每年都會接待眾多來自國內外的客戶,而坂田片區雖然名稱改為了“街道”,但仍以城中村握手樓和傳統工業廠房為主,處於半城半鄉狀態——在華為快速成長為一家國際化企業的同時,它所在的城市片區卻並沒有成為國際化城區,多年來停滯不前,只是重複著“握手樓”和“盒子廠房”,甚至沒有一家像樣的醫院、沒有文體中心甚至連餐飲配套都缺乏的城區。
“目前華為還在快速發展,正在進入雲計算等其他新興行業,同時在全國進行擴張、佈局。因此,我們要學會和超級企業同行,否則我們不能跟上其超常規發展步伐,同時也不利於我們的產業升級。”龍崗區曾有負責人這樣表示。
近年來,龍崗提出打造華為科技城,以此帶動華為所在片區的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可以視為“與超級企業同行”的戰略。但記者也注意到,數年下來,就在華為仍在快速拓展新業務的同時,華為科技城建設步履維艱——華為在快馬加鞭地發展,而其所在坂田片區則是進展緩慢。
深圳知名網絡人士金心異曾著網帖表示,華為跨區域發展是必然的,深圳的要做的是學會如何讓創業成功並已做成的企業,能夠繼續在深圳獲得更大的發展?如何讓做大到像華為這樣的企業,需要整合全球資源的企業,能夠繼續對深圳有所依賴?深圳如何提升自己的全球商務運籌環境和服務水平,包括政府效率和法治水平,包括整體外語能力和生活環境,各方各面,如何讓那些不看重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但看重城市的全球商務環境的企業,能夠對深圳滿意並產生依賴感? “深圳不但應該有最好的創業環境,也應該有國內最好的全球商務環境。”
但近年來的實踐似乎表明,華為片區的城區環境、商務環境的營造並無大的進步。 “華為周邊的環境問題、配套問題、交通問題、地鐵規劃問題等都反映了長期以來政府的服務尚不到位,雖然龍崗區和深圳都提出要重點服務華為,但實際上受制於部門體制等諸多原因,很多訴求領導也很重視,但解決起來總是困難重重。”有關人士表示。
建亞電子/燦達HR是集連接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一體的專業HR連接器製造型企業,產品有環保無鹵電子連接器、端子連接器、Housing、Wafer、Terminal、小間距FFC/FPC 連接器及連接器模具研發製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專案開發。官網://rb-1.cn,諮詢熱線 400-0769-458.
網上傳言:總部只留後勤部門
“最近華為內部很多人在議論,華為在坂田的總部只留下行政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其他的大部分都要搬到東莞松山湖去。”日前,龍崗有人士透露說。
今年7月《華為要搬到東莞了》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記者也於8月以《網帖“華為漸進式撤離深圳”再引關注,華為科技城能否保住“科技味”? 》為題作了相關報導。記者日前上網查閱,發現該帖自7月以來持續有人跟帖至今,頁面數已達35頁。
“除了核心業務(財務,人力等)外,其他的都要搬東莞,包括研發。但搬遷是一個過程,不是說搬就都搬走的,那邊的園區還沒建好。”發表時間為12月9日的一個帖子這樣寫道。
此前一個正式的說法是,遷往松山湖的是華為的終端總部基地。不少龍崗區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認為,華為不可能把總部全部遷走,畢竟目前不少華為員工的家屬都在深圳,也住得很習慣,“想一下子全部遷出去不是那麼容易的。”
儘管如此,有華為員工表示,按以往經驗,很多內部討論的事情最後都成為了現實,以此來推斷,估計這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為此,筆者聯繫了華為集團負責媒體聯繫的人士。華為方面的答復是:“公司並沒有這樣的結論或決議,傳言並不屬實。”
華為溢出:“北上”還是“東進”?
此前,筆者曾就“華為外遷對龍崗有何影響”的話題和龍崗相關政府人士交流過,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態度是:“華為有部門外遷是很正常的,只要留住總部就好了。”
“華為的有些需求深圳確實無能為力了,比如說像別的城市給他的以平方公里計的廉價土地;有些深圳近期內很難迅速改變提高以滿足華為的要求,比如說像北京、西安、成都這樣大量低成本的優質工程師,比如說比成都、西安還要低的房價。”深圳的區域經濟學者金心異曾這樣表示。
目前華為已經成長為一全球跨國性企業,目前華為不但國內的上海、南京等地設有分支,在全球不少國家都有相關的分支機構,因此華為走出深圳、跨區域發展不但是趨勢,而且也已是現實。那麼,在華為總部仍留在深圳,其他重要部門陸續遷出對龍崗、深圳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我們目前也正在做相關的調研工作。”龍崗區國稅部門的一位人士表示,華為的一些部門,如終端總部遷出深圳對龍崗、深圳的稅收肯定會產生影響,至於影響會有多大,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下面的分公司具備了定價、銷售等權限,相關發票也從分公司開出,那麼稅收大部分將會落在當地。”有關人士表示,具體情況還要看華為如何安排。
除了稅收的影響,華為一些重要部門的遷出無論是對遷出地(龍崗),還是遷入地(如東莞)的產業升級也將會發生影響。一位易觀國際電信分析師認為,華為一些部門選擇“北上”遷至東莞,會陸續吸引相應的配套廠商前來,這對當地經濟都是個不小的推動。
近年來,龍崗也曾提出利用正在建設的坂李大道,將華為所在的片區和布吉、南灣等片區連接起來形成連片的高科技產業帶,打通華為產業“東進”增強華為對東部地區的輻射戰略通道,而有媒體報導,深圳也希望已經開工的坂銀通道工程也將使華為片區與福田中心區的無縫對接,甚至將形成深圳科技CBD的雛形。 “目前坂李大道和坂銀通道工程都在建設之中,而如網帖所說的那樣,如果華為的一些重要部門真的也在陸續遷出深圳'北上'的話,那華為的'東進'將會受到'北上'的影響?”有人士表示。
龍崗難題:如何與華為同行?
1998年,華為在坂田片區圈下1.3平方公里土地,建設總部基地,準備將總部從南山遷至於此。那時坂田尚在布吉轄區內,偏安於深圳關外,“荒地”一望無際,那時的華為也遠不如現在這般赫赫有名。如今,15年過去了,華為已經成為了一家世界級跨國企業,目光早已遍及全球,其在坂田的總部每年都會接待眾多來自國內外的客戶,而坂田片區雖然名稱改為了“街道”,但仍以城中村握手樓和傳統工業廠房為主,處於半城半鄉狀態——在華為快速成長為一家國際化企業的同時,它所在的城市片區卻並沒有成為國際化城區,多年來停滯不前,只是重複著“握手樓”和“盒子廠房”,甚至沒有一家像樣的醫院、沒有文體中心甚至連餐飲配套都缺乏的城區。
“目前華為還在快速發展,正在進入雲計算等其他新興行業,同時在全國進行擴張、佈局。因此,我們要學會和超級企業同行,否則我們不能跟上其超常規發展步伐,同時也不利於我們的產業升級。”龍崗區曾有負責人這樣表示。
近年來,龍崗提出打造華為科技城,以此帶動華為所在片區的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可以視為“與超級企業同行”的戰略。但記者也注意到,數年下來,就在華為仍在快速拓展新業務的同時,華為科技城建設步履維艱——華為在快馬加鞭地發展,而其所在坂田片區則是進展緩慢。
深圳知名網絡人士金心異曾著網帖表示,華為跨區域發展是必然的,深圳的要做的是學會如何讓創業成功並已做成的企業,能夠繼續在深圳獲得更大的發展?如何讓做大到像華為這樣的企業,需要整合全球資源的企業,能夠繼續對深圳有所依賴?深圳如何提升自己的全球商務運籌環境和服務水平,包括政府效率和法治水平,包括整體外語能力和生活環境,各方各面,如何讓那些不看重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但看重城市的全球商務環境的企業,能夠對深圳滿意並產生依賴感? “深圳不但應該有最好的創業環境,也應該有國內最好的全球商務環境。”
但近年來的實踐似乎表明,華為片區的城區環境、商務環境的營造並無大的進步。 “華為周邊的環境問題、配套問題、交通問題、地鐵規劃問題等都反映了長期以來政府的服務尚不到位,雖然龍崗區和深圳都提出要重點服務華為,但實際上受制於部門體制等諸多原因,很多訴求領導也很重視,但解決起來總是困難重重。”有關人士表示。
建亞電子/燦達HR是集連接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一體的專業HR連接器製造型企業,產品有環保無鹵電子連接器、端子連接器、Housing、Wafer、Terminal、小間距FFC/FPC 連接器及連接器模具研發製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專案開發。官網://rb-1.cn,諮詢熱線 400-0769-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