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索
代工巨頭鴻海謀轉型 新增九項大陸投資案
發佈時間:2014-03-31 10:53:49
下個十年,也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最大的期許是富士康能夠撕下“代工巨頭”標籤。
“電子製造已經到了一個微利時代,鴻海未來會更加註重銷售市場的佈局,商貿將會是其中的重點。”鴻海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希望未來在內地試驗前店後廠的模式,富士康工廠製造的東西可以直接在網上買得到。
鴻海同時公告稱,經董事會同意,通過九項大陸投資案,包括手機、平板計算機、遊戲機、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服務器馬達、精密加工等眾多領域,總投資金額達1.82億美元。
蘋果貢獻降至四成
上週五,鴻海公佈2013年業績,去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1067億新臺幣(約合3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公司整體營收為3.95萬億新臺幣(約8031億元人民幣),增長1%。除了利潤增加外,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業務所佔集團業務比例已經從前年60%下降到了去年40%,而以軟件開發和通訊服務領域為核心的“代工外”業務正在增長。
蘋果兩款產品良好的銷售成績,提升了鴻海去年的整體業績水平。雖然受益匪淺,但為蘋果代工業務也造成了一個幾年來令郭臺銘頭疼不已的局面:富士康一方面可以從蘋果的成功中獲利,另一方面也要承擔蘋果自身業績下滑或蘋果的訂單轉移帶來的損失。
除了蘋果的增長前景受到質疑外,鴻海還要面對來自同行的搶單與食。鴻海目前與臺灣廠商和碩聯合為蘋果代工生產iPhone 5c和iPad mini。
代工並不是一個長久的生意,即使富士康現在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代工企業,對於富士康來說,如今的商業環境都已經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電腦和智能手機增速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放緩。
精益求精的工藝並不能帶領鴻海走出股價的陰霾,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深諳此道。在年初的公司年會上,郭臺銘再次強調,希望下一個十年營收能增長逾一倍至新臺幣10萬億元(約合人民幣20142億元),實現業務多元化,拓展除代工之外的其他新業務。
“集團已經在計劃減少其對蘋果公司產品製造的依賴,重點放在開發新技術、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上。”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但這並不代表鴻海不做代工,而是在代工的基礎上尋求更多的增長點,包括軟件和電子商務,還有其他商貿領域。
公告顯示,鴻海已經在大陸投資了近9000萬美元用於生產和軟件開發,其中1500萬美元用於機器人生產和銷售部門建設,軟件開發和新的零部件貿易以及生產業務方面的投資分別為3000萬美元和4200萬美元。
大陸新增九項投資
為營運需求和發展新事業,鴻海公告擬轉投資中國大陸貴州富貴康精密電子、煙臺富泰康電子研發、深圳福匠機械人科技、鄭州賜福科技、濟源賜福科技、深圳基智國際、深圳博萊材料科技、深圳金機虎精密機械、臨沂金機商貿城等。
從公告主要營業項目來看,鴻海此次擬轉投資範圍,涵蓋手機、平板計算機及遊戲機配件、電子零組件及軟件開發、多功能工業機器人、自動化類設備、伺服馬達、精密數控加工用高速超硬刀具、塑膠粒製品、金屬或金屬碳化物用射出模或壓縮模、精密零組件設計開發製造服務等。
而在此次投資中,較為受外界關注的是位於山東臨沂的金機商貿城以及賜福科技與福匠機器人科技的投資。
據了解,金機商貿城的投資涉及4200 萬美元,主要是從事精密零組件的設計開發製造、銷售、買賣、租賃及維修服務,未來將採取電子材料“前店後廠”的銷售模式。
有報導稱,金機商貿城與富金機網共同協作,由富金機網進行虛擬電商通路的推廣,而金機商貿城則作為實體支援的渠道。希望能結合鴻海在精密零組件上既存的研發、設計與模俱生產等優勢,從事以B2B為主的虛實整合工作。
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則對記者解釋,其實就是利用鴻海現有的電商渠道資源以及合作夥伴的渠道,把金機商貿城的產品“落地”,直接一步到位到達購買者手中。
此外,賜福科技主要涉及的是生產線自動化業務,也就是“機器人”項目。業內人士猜測,此次對自動化業務的加碼也可以看作是鴻海在產業佈局上的新動作。
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大陸的投資還是會聚焦三方面,一方面是專注於代工的基礎,尋找更多的大陸客戶,目前這部分已經有很大的進展。第二方面是深耕電子商務,把大數據營銷作為集團未來的發力點。第三方面是在4G等業務上開拓,把軟硬結合放在首位。
“董事長希望未來的每個業務都能為集團創造利潤,都可以獨立經營,每個投資領域都有自己的主軸。”上述人士說。
建亞電子/燦達HR是集連接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一體的專業HR連接器製造型企業,產品有環保無鹵電子連接器、端子連接器、Housing、Wafer、Terminal、小間距FFC/FPC 連接器及連接器模具研發製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專案開發。官網://rb-1.cn,諮詢熱線 400-0769-458. 0769-83970035
“電子製造已經到了一個微利時代,鴻海未來會更加註重銷售市場的佈局,商貿將會是其中的重點。”鴻海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希望未來在內地試驗前店後廠的模式,富士康工廠製造的東西可以直接在網上買得到。
鴻海同時公告稱,經董事會同意,通過九項大陸投資案,包括手機、平板計算機、遊戲機、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服務器馬達、精密加工等眾多領域,總投資金額達1.82億美元。
蘋果貢獻降至四成
上週五,鴻海公佈2013年業績,去年該公司實現淨利潤1067億新臺幣(約合3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公司整體營收為3.95萬億新臺幣(約8031億元人民幣),增長1%。除了利潤增加外,值得關注的是蘋果業務所佔集團業務比例已經從前年60%下降到了去年40%,而以軟件開發和通訊服務領域為核心的“代工外”業務正在增長。
蘋果兩款產品良好的銷售成績,提升了鴻海去年的整體業績水平。雖然受益匪淺,但為蘋果代工業務也造成了一個幾年來令郭臺銘頭疼不已的局面:富士康一方面可以從蘋果的成功中獲利,另一方面也要承擔蘋果自身業績下滑或蘋果的訂單轉移帶來的損失。
除了蘋果的增長前景受到質疑外,鴻海還要面對來自同行的搶單與食。鴻海目前與臺灣廠商和碩聯合為蘋果代工生產iPhone 5c和iPad mini。
代工並不是一個長久的生意,即使富士康現在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代工企業,對於富士康來說,如今的商業環境都已經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電腦和智能手機增速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放緩。
精益求精的工藝並不能帶領鴻海走出股價的陰霾,全球第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深諳此道。在年初的公司年會上,郭臺銘再次強調,希望下一個十年營收能增長逾一倍至新臺幣10萬億元(約合人民幣20142億元),實現業務多元化,拓展除代工之外的其他新業務。
“集團已經在計劃減少其對蘋果公司產品製造的依賴,重點放在開發新技術、知識產權和電子商務上。”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但這並不代表鴻海不做代工,而是在代工的基礎上尋求更多的增長點,包括軟件和電子商務,還有其他商貿領域。
公告顯示,鴻海已經在大陸投資了近9000萬美元用於生產和軟件開發,其中1500萬美元用於機器人生產和銷售部門建設,軟件開發和新的零部件貿易以及生產業務方面的投資分別為3000萬美元和4200萬美元。
大陸新增九項投資
為營運需求和發展新事業,鴻海公告擬轉投資中國大陸貴州富貴康精密電子、煙臺富泰康電子研發、深圳福匠機械人科技、鄭州賜福科技、濟源賜福科技、深圳基智國際、深圳博萊材料科技、深圳金機虎精密機械、臨沂金機商貿城等。
從公告主要營業項目來看,鴻海此次擬轉投資範圍,涵蓋手機、平板計算機及遊戲機配件、電子零組件及軟件開發、多功能工業機器人、自動化類設備、伺服馬達、精密數控加工用高速超硬刀具、塑膠粒製品、金屬或金屬碳化物用射出模或壓縮模、精密零組件設計開發製造服務等。
而在此次投資中,較為受外界關注的是位於山東臨沂的金機商貿城以及賜福科技與福匠機器人科技的投資。
據了解,金機商貿城的投資涉及4200 萬美元,主要是從事精密零組件的設計開發製造、銷售、買賣、租賃及維修服務,未來將採取電子材料“前店後廠”的銷售模式。
有報導稱,金機商貿城與富金機網共同協作,由富金機網進行虛擬電商通路的推廣,而金機商貿城則作為實體支援的渠道。希望能結合鴻海在精密零組件上既存的研發、設計與模俱生產等優勢,從事以B2B為主的虛實整合工作。
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則對記者解釋,其實就是利用鴻海現有的電商渠道資源以及合作夥伴的渠道,把金機商貿城的產品“落地”,直接一步到位到達購買者手中。
此外,賜福科技主要涉及的是生產線自動化業務,也就是“機器人”項目。業內人士猜測,此次對自動化業務的加碼也可以看作是鴻海在產業佈局上的新動作。
上述鴻海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大陸的投資還是會聚焦三方面,一方面是專注於代工的基礎,尋找更多的大陸客戶,目前這部分已經有很大的進展。第二方面是深耕電子商務,把大數據營銷作為集團未來的發力點。第三方面是在4G等業務上開拓,把軟硬結合放在首位。
“董事長希望未來的每個業務都能為集團創造利潤,都可以獨立經營,每個投資領域都有自己的主軸。”上述人士說。
建亞電子/燦達HR是集連接器產品研發、製造、銷售一體的專業HR連接器製造型企業,產品有環保無鹵電子連接器、端子連接器、Housing、Wafer、Terminal、小間距FFC/FPC 連接器及連接器模具研發製造,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專案開發。官網://rb-1.cn,諮詢熱線 400-0769-458. 0769-8397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