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索
克服兩大難題全球首臺碳納米管計算機面世
發佈時間:2013-10-09 12:11:34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們最近展示首款採用碳納米管晶體管的可用計算機。透過導入一種所謂的“免疫缺陷設計”(imperfection-immune design),將納米管整合於互補氧化金屬半導體(CMOS)設計過程,研究人員們宣稱能夠克服碳半導體目前面對的主要障礙。
純碳的納米直徑管-碳納米管-一直被譽為理想的晶體管材料,因為碳納米管晶體管具有比矽晶晶體管速度更快且功耗更低的優點。 IBM與其他研究組織均分別展示碳納米晶體管的相關研究,但至今仍存在兩個問題阻礙著全方位開發進展:無法以完全直向數組生長,以及難以從金屬納米管中找出半導體。因此,目前大部份的研究人員已經從納米管改為研究平面碳──石墨烯──因為它還能夠採用更傳統的CMOS技術開發出來。
而今,由史丹佛大學教授Subhasish Mitra與HS Philip Wong以及博士候選人Max Shulaker所主導的研究團隊們,透過這種可兼容於CMOS製程的“免疫缺陷設計”解決了現有的問題,期望能因而重振碳納米管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整合於矽晶圓上的碳納米管計算機,專為尺寸更小且更具能效的CMOS處理器而設計。
純碳的納米直徑管-碳納米管-一直被譽為理想的晶體管材料,因為碳納米管晶體管具有比矽晶晶體管速度更快且功耗更低的優點。 IBM與其他研究組織均分別展示碳納米晶體管的相關研究,但至今仍存在兩個問題阻礙著全方位開發進展:無法以完全直向數組生長,以及難以從金屬納米管中找出半導體。因此,目前大部份的研究人員已經從納米管改為研究平面碳──石墨烯──因為它還能夠採用更傳統的CMOS技術開發出來。
而今,由史丹佛大學教授Subhasish Mitra與HS Philip Wong以及博士候選人Max Shulaker所主導的研究團隊們,透過這種可兼容於CMOS製程的“免疫缺陷設計”解決了現有的問題,期望能因而重振碳納米管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整合於矽晶圓上的碳納米管計算機,專為尺寸更小且更具能效的CMOS處理器而設計。